当前位置
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新闻
热点|南方集中供暖真的来了,这事你怎么看?
2020-11-26 10:32:39
 

“北方人过冬靠暖气,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。”——随着这几天北方各地的供暖季陆续开启,每年此时都会被拿来热议一番的“南方供暖”话题,最近又火了起来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“南方城市成暖气片销量增长主力”今年登上了热搜,难道南方网友喊了这么多年来的“集中供暖”真的要变成现实了吗?

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今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《关于加快发展我国南方百城供暖市场的建议》。这百城是指我国淮河以南到长江沿线的“夏热冬冷”地区,包括上海、重庆、武汉等101个城市。从中也可以看出,传统上供暖以秦岭淮河区分南北切割,南方不供暖,影响范围广人数多,如此一刀切确有不妥之处。现在贵阳先行先试,给了大家希望,难怪会引来无数叫好声。

 

01  物理攻击与魔法攻击


有人说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,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。冬季南方的气温在0℃左右,相对于北方的气温来说并不算冷,但是从气象学角度来说,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很大,湿度每增加10%,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就降低1℃,也就是说在湿冷的南方,人体感受到的温度要比实际温度低不少。
 


 

众所周知,以秦岭淮河为线,南北供暖差异巨大。但实际上南方冷起来,也是深入骨髓,特别是湿冷的环境,让人们“早上不想起床,洗澡不敢出缸,白天不敢离开阳光,晚上必须开启小太阳”。

多年来,秦岭-淮河线逐渐成为我国公认的南北地理分界线,它还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、1月份0℃等温线、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、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界线、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……到上世纪50年代,它又成为南北集体供暖的分界线

此前,中国气象局曾解释: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我国北方主要参照苏联模式,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集中供暖体系。也是在那个时期,我国开始划定南北集中供暖的界限。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水平落后,能源紧缺,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前提下,优先考虑了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。

此前也有业内专家认为,南方有集中供暖的需求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,例如广大南方地区在城市规划中没有供热专项规划,供热基础设施的投入巨大,政府和居民的经济负担较重。

 


02南方该不该供暖
 

早在2015年的采暖季,住建部就曾回应:提倡“南方地区”科学地选择适宜采暖方式,采用分散、局部的供热方式,解决个性化采暖需求。

首先是经济条件向好,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后,南方的冬季供暖自然就成了一项需求。其次是供暖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。
 


 

在没有集体供暖的前提下,南方的朋友为了暖和过冬,大多采取了空调制暖、取暖器、烤火炉之类的制暖设备。然而这些设备的电功耗普遍不低,其本身售价也不便宜,冬季4个月24小时不间断的话,费用可见一斑。且空调和电暖器都太干了,晚上睡觉的时候容易让大家不舒服,很多南方人冬天就只能开一会空调,时间久了确实受不了。

集体供暖这样的方式,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成本,4个月24小时不间断供暖,每平米26元,这是贵阳一个供暖小区的采暖价格。以此测算,一个一百平方米的房子,一个采暖季需要2600元。我们可以拿北京的取暖费标准来对比一下,根据2019年北京市取暖费标准,居民住宅每采暖季每建筑平方米供热价格依供热方式不同,大致在16.5元和30元之间,采暖季从11月15日开始至次年3月15日,同样也是4个月。




03 站上风口的市场
 

与飘红的成交额相比,电商股们的股价表现截然相反。

从市场需求来看,南方供暖的潜力巨大,但我们也注意到,这么多年来南方还是没能达到与北方一样的大规模集中供暖,已经实现的地区也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。

近几年,随着南方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,再加上受寒潮灾害的影响,部分南方地区开始了供暖过冬。据统计,2019年,家用暖气片销量同比增长430%,而销量增长的“主力军”正是上海、南京、武汉等南方城市。中国建研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伟表示,我们大致测算了一下,未来十年,南方供暖总市场规模可能在4000亿-5000亿,平均到每年,可能会增加400亿的规模。

随着新技术、新材料不断涌现,供暖市场一片欣欣向荣。除了集体供暖、冷热一体空调机等方式,地暖采暖备受追捧。
 


中国建研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伟还表示,把供暖系统和其它智能化相结合,智能家居、智能社区等,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互联互通,它的发展是非常广阔的。